国内荧光增白剂发展及趋势|行业资讯|山东哲源化工

首页行业资讯 国内荧光增白剂发展及趋势

国内荧光增白剂发展及趋势

2017年02月09日17:01 哲源化工

我国荧光增白剂的发展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初的产品仅限于二苯乙烯双三嗪类的VBL 和七十年代引进开发的苯并恶唑类的DT 两种,这种品种少、化学结构单一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八五年,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FWA 的生产淘汰了许多小厂和亏损企业,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用化的生产企业发展,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走产业科研一体化道路,经过十几年的紧密配合,相继研制出顺应时代的新品种,填补了国内空白,缩小了与世界强国的距离,提高了我国FWA 结构档次和研究水平.八十年代末,我国合纤工业蓬勃发展,而对晴纶增白效果佳的吡唑啉型FWA DCB ,仍需进口. 上海市染料研究所于1993 年终于研制出符合我国生产实际的品种;苯并恶唑型FWA OB 是塑料合成纤维、油漆、涂料及橡塑制品很重要的添加剂,我国每年需60t ,截止到2000 年,国内尚无产品,经过科研攻关,如今大连、北京、江苏和广东都有此类产品,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目前,国内FWA 生产和研究所呈现的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产品配套系列化

以规模化、集约化为主导,一方面相关企业进行合并,打破产品单一的局面,同时与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使产品配套系列化,尤其是性能良好的产品,如改变荧光增白剂CBS 磺酸基团上的取代基,可制成不同应用领域的增白剂等.


2.对传统FWA 工艺进行改进,力求适应社会发展

目前, 用于塑料的传统产品DT虽有被新品ER取代的趋势,但由于其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易使用方便,效果显著,尤其是价格适中,仍受用户欢迎,而且DT 生产路线有十余条,虽已商品化,但工艺改进空间较大,有报道许多企业、高校和研究所都注重其工艺改进,尤其是针对DT 升华牢度在处理温度超过180 ℃,增白效果受影响,且造成车间污染等问题进行.


3.性能好的国外新产品应重点研究开发,实现国产化

如前述DCB 和OB 等具有重要作用的产品,国内已有商品,其用途已扩展到电镀、激光、照相显影、各种粉体增白以及无损探伤、跟踪检测等工业领域,但前者目前只有江苏省南通丽思有机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国产化程度不高. 而性能认为更优的阳离子型BAC、香豆素型的EGM(用于纺织、洗涤和激光行业)和DSD 酸三唑型的CC 及适于复配应用的XMF 等品种至今没有国产化.


4.开发研制环保型FWA, 主要针对传统产品VBL 而言,有三方面的工作

(1) 以新品替代:VBL 面世已有50 多年的历史,工艺成熟,具有很好的市场占有率,但具有原料毒性大,粉尘污染和酸液排放等缺点,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很大. 80 年代中期国外投产的CXT 和BBU 都可看作是VBL 的替代产品,具有白度好,泛黄点高,生产工艺简化,原材料毒性低,液状剂型,消除了粉尘污染,属绿色产品,且使用方便,国内已有类似产品,且研制工作仍在继续.

(2) 改进传统工艺:对于粉剂VBL ,在制造过程中改变工艺,将其制成水分散体,或者制成喷雾流化干燥粉,均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 采用晶型转换: 通过在电解质或HCOOH、

AcOH等特定介质中加热、在烷氧基化合物存在下和在分散剂存在下加热等方法转晶将荧光增白剂的无定型产品转变成晶型产品,不仅能改善产品外观,同时也能提高白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变色(黄变). 因此,对荧光增白剂的晶型变化应加以重视,掌握其变化规律,使商品化的荧光增白剂的晶型成为适合于使用要求的稳定晶型. 避免或减少无定型产品的产生,以提高荧光增白剂产品的应用实效,扩大应用范围.


5.加合增效研究进展缓慢

由于多个荧光增白剂复配使用能降低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国外很受重视. 而国内相关报道不多,仅有对荧光增白剂MST 在棉织物中复配和涤纶荧光增白剂共混增效研究,因此这个领域很有前途.


6.原料与中间体工艺有待改进

高档次、高质量的FWA 必须有高质量的原料与中间体作保障,国内有些增白剂品种所用中间体在生产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提高,如增白剂DT用中间体邻氨基对甲苯酚. 增白剂EBF 用中间体噻吩—2. 5 —二羧酸等. 以及三嗪氨基DSD 酸类FWA 中间体DSD 酸,工艺改进空间很大.

网友热评

回到顶部

山东哲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服务热线:18615577916  公司邮箱:subang@sbchem.cn

公司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山东哲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鲁ICP备16051450号-1 公安网络安全备案:37011202001778